頁面導航:首頁 /// 京懋紀實

收藏當代藝術典範—— 徐永旭作品的抽象與有機

本土陶藝界的最高殊榮——臺灣陶藝獎,在2021年設立了「卓越獎」,首屆的得主即為徐永旭,評審並以「見證典範」表揚其作品具有代表意義,2022年更於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了47組作品,回顧30年來的創作轉變。

主圖 E1663566956577 768x768 1

由單一物件逐漸擴展成與空間對話的大型作品(組),從具象主題到抽象概念,30載的藝術摸索,終在2009年起,徐永旭走出一條獨特創作之路,透過材料上的「反陶」,形式上的有機堆疊,象徵出生命不斷累積、突破的「築巢」理念,自此屢獲國內外大小獎項肯定,奠定了當代陶藝典範的地位。

截圖 2025 01 20 下午3.48.25
有機堆疊,生命築巢
藉著創作中身體與環境的相互感知,使作品像自然生長而出的有機之物。

徐永旭作品的「抽象」與「有機」

挑戰媒材的極限,是徐永旭長年進行創作的一種信念,作品與空間、大地之間的對話及呼應,即是將陶藝創作推向另一種全新領域的力量。京懋建築收藏了多組徐永旭近年最為成熟的作品,特別是「以光織界」個展系列創作,未來也將收藏於「京懋頤和」與「京懋泰閤」公設大廳之中,成為社區的主題意象。

徐永旭的創作成為當代典範的兩大關鍵詞:「抽象」與「有機」。在材料與形式上的「反陶」,使得作品不再受既有創作框架所侷限,形式上極輕薄,且並無特定形貌的重複高溫陶片,「抽象化」了傳統的陶作意象,使陶蛻去如花瓶等物的實用性。其次,不斷「越界」與突破的哲學思維,促成了作品朝向「有機化」發展,藉著人與空間的相互感知與不斷調整,使每個創作當下都能打破身體的經驗慣性,土條在指間的按、揑、擠、推,其動力並非源於預先畫好的草稿來塑形,而是全然來自當下的情感與身體勞動的極限而定。截圖 2025 01 20 下午3.49.52

徐永旭說:「意圖讓造型隨創作當下的感覺發展,『自由曲線』的元素就在這時因應而生。」抽象而有機,沒有預設的創作起點,也不框限生長的可能,全憑藝術家身心靈與時空的偶合,於是一片陶作、一抹陶土,終在反覆的生命試煉中,昇華出挺立於空間中的大型創作,顛覆大家對陶土的刻板印象。

截圖 2025 01 20 下午3.51.01

徐永旭獲2021臺灣陶藝 「卓越獎」,鶯歌陶瓷博物館。

截圖 2025 01 20 下午3.52.15
京懋建築收藏徐永旭「以光織界」系列作品。

藝術家「徐永旭」簡介

1986年在學校教書的徐永旭,因緣際會摸到陶土,歷經數年摸索與自學,1998年已43歲的徐永旭,在退休前三年,放棄老師工作,專心投入創作。2003年考取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,49歲成為當屆最年長的學生。2005年~2011年期間,徐永旭聚焦美學西方哲學文本,2014年起,徐永旭試圖讓作品突破知識的影響,每一天不斷反覆同樣的行為,尋找自己身體的界,並開始不斷「越界」。

藝術家簡介圖 1

相關文章

返回頂端

個人資料告知暨使用同意書

京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「本公司」)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(下稱「個資法」),向 台端告知以下事項:

一、蒐集目的
本公司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令之規定,為了提供您登錄網站、索取資料、訂閱資訊、反應意見、進行各種諮詢(新屋銷售、品牌介紹、產品說明)等服務;或為了與您聯繫、行銷(包括但不限於廣告及各項商品、活動、促銷、優惠訊息之通知等)、執行消費者及客戶管理分析、執行各種公司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業務範圍內之必要行為,對您的個人資料進行蒐集、處理、利用及國際傳輸。

二、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
本公司向您蒐集的個人資料,依據「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定目的及個人資料之類別」,包含但不限於識別類、特徵類、社會情況、財務細節、商業資訊或其他等類別,例如姓名、行動電話、住家、辦公室電話號碼、E-mail、地址、身分證統一編號、性別、出生年月日或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識別您個人之資料。

三、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、地區、對象或方式
對象:京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及機構相關企業(包括恩睿開發股份有限公司、聯京開發股份有限公司、京融開發股份有限公司)、其他與本公司及合作夥伴有業務往來之機構、依法有調查權之機關或其他政府機構、其他未受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限制之國際傳輸個人資料接收者。
地區:前開對象所在地及國際傳輸所涉地點,包含但不限於中華民國。
期間:個人資料蒐集目的之存續期間、依相關法令或契約約定之保存期限、本公司及合作夥伴因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。
方式:以自動化機器或其他非自動化之利用方式,包括但不限於以書面、電話、簡訊、傳真、電子郵件、網際網路、紙本或其他基於蒐集目的且合於當時科學技術之適當方式,對您提供的個人資料進行蒐集、處理及利用。

四、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,您得就個人資料行使以下權利
本公司及合作夥伴對您的個人資料,將採行妥適安全之措施加以保護。您可隨時透過本公司官方網站揭露之通訊方式,就您提供的個人資料行使下列權利:(1)請求查詢或閱覽;(2)製給複製本;(3)請求補充或更正;(4)請求停止蒐集、處理及利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