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住戶專訪】兩架鋼琴的共享思維—王老師的空間經營

一進到王老師的音樂教學空間,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巧兼具辦公性質的接待櫃台,後方的簡易廚具配置讓櫃台又有吧檯功能,而溫暖的木質調空間帶著別於一般教室的生活感。

當我們緩緩進入王老師的空間,讓人好奇的是:個人教學教室,為何卻有兩架鋼琴呢?
王老師向我們解釋,這兩架鋼琴與她現在的經營型態息息相關,但這並非臨時起意也沒有規劃許久,而是在籌備的過程中一點一滴、慢慢形塑成現在的模樣。

圖:兼具辦公性質的接待櫃台,還能搖身一變為簡易吧台。

從店面到隱身住宅大樓,尋找更多發展可能

從紐約留學回台的王老師,婚後定居桃園,決心繼續從事長笛、鋼琴的教學。非在地人的王老師,剛開始在挑選開業區域時,並沒有很篤定要在哪裡,幾次與先生到藝文特區吃飯,對於這裡的環境與氛圍很喜歡,便開始尋找教學據點。

王老師在尋找店面的過程,不如想像中順遂。「一樓店面雖然曝光率較高,但相對地不太可能讓你過濾來客,再來是店面的價格也會高上許多,這對初期創業是很大的挑戰。」

分析了種種利弊,王老師決定將尋找目標轉移到一般空間,但新的問題也慢慢浮現:擔心樂器演奏的聲音,會造成其他鄰居困擾、住宅無法辦理營業登記…等等。

圖:王老師娓娓向我們說起,從尋覓店面到京懋会的心路歷程。

最後王老師輾轉到了京懋会:「當我們知道京懋会是可營業登記的商辦空間,加上每層每戶都有制音樓板時,其實是很安心的。」

帶著長輩來了解時,父母與公公的肯定更為她打了強心針。

「他們對於捷運(綠線G10站,預計2025年完工通車)就在樓下50公尺這點很讚賞,認為租不如買,就算之後不再做教室,但相信置產在這裡也是十分值得的投資。」

圖:正在動工的捷運G10站,離京懋會僅有50公尺的距離。

兩架鋼琴,開創嶄新的共享思維

「因為我從小到大只專精在音樂上面,對於管理一間教室,我沒有太大的自信,不如專注在有興趣、有把握的事情上。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性格、沒有經營經驗的王老師,拋開傳統對音樂教學的大規模認知,決心先從自己能力所及的小型工作室開展自己的教學事業。

以家教、一對一教學方式的王老師,和我們介紹平常會使用的空間,於是便解答了我們進門的疑問:個人工作室卻擺兩架鋼琴的用意。

「通常我在上課只會使用一架鋼琴,另一個空間的鋼琴便可租借給學生練習、朋友使用。」
當學生本身沒有鋼琴或是不方便在家彈奏時,會先跟王老師約好時段、租借單獨的練習室。
搭配隔音配備,即使另一空間在上課也不會互相干擾,而外面的鋼琴如果沒有課的時候,學生在等待家長接送或準備上課前,也能先自主練習。

圖:王老師示範長笛演奏。

「坊間的琴房很多都是計時制,比較偏向一格一格的空間,我希望自己的教室能夠讓注重環境的學生有更好的選擇,可以舒適、愉悅地練習。」

兩台鋼琴的使用規劃如此完整,我們詢問王老師在進駐之前,是否就已經有了空間的預想?
王老師笑著回應,自己對空間沒有太多概念,但是京懋会內部方正的空間,使得她在規劃隔間時容易許多,同時室內沒有樑柱的特性,也讓鋼琴與其他大型家具的位置可以不受限制,更加靈活調整。

圖:京懋会方正完整的空間,讓兩架鋼琴都能隨心放置。

從共好出發,交會夢想的生活圈

教學之餘也不放棄演奏理想的王老師,課堂空檔便會與音樂同好一起在自己的空間團練,同時也租借場地給同樣在音樂領域的朋友做為教學、練習用。

「如果學生想要學習長笛、鋼琴以外的樂器,我可以透過自己的人際圈幫學生找到適合的老師,同樣地,當朋友們如果有長笛、鋼琴的需求,也可以很快找到我。」

王老師熟知音樂人才的養成不易,從資源分享的觀點出發,讓音樂同好能使用她的空間,同時扮演媒合平台,就好像京懋会的縮影,交會了各種夢想與生活樣貌,讓每位有才華的人都相聚在此,發揮自己所長。

受訪者簡介

王思穎

美國紐約大學(NYU)長笛演奏碩士

目前於桃園京懋会成立專屬的音樂空間,以長笛、鋼琴為主要教學項目。除了音樂教學外,每年均舉辦演奏會。